小顶的北京生活:追求小确幸,拼多多购物,萨莉亚用餐
和很多生活在北京的年轻人一样,小丁有一份平平无奇的工作,工资也一般。她日常的爱好就是逛街、吃东西。不加班的时候,她就去北京朝阳公园附近的蓝色港湾逛街,看到喜欢的东西,晚上就回家拼多多买。她把这叫做“生活中的小幸福”,这句话在很多年前就被用滥了。
小丁对小幸福有着非常清晰的定义和执念。同事们都觉得她小气、占小便宜,但她却不这么认为。“挣多少就花多少,我去品牌店吃高档的,但没有前段时间‘真名媛装假名媛装真名媛’的底气。”每次逛完蓝色港湾,小丁必去地下一层的萨莉亚。在商圈众多人均几百元的餐厅中,这家20元吃饱、30元吃到好饭、50元吃到让人不得不扶墙离开的“意大利餐厅”,简直是餐饮界的一股清流。
显然,对萨莉亚情有独钟的年轻人不止她一个。用餐高峰期,餐厅里总是人满为患,周五周六排队也是常有的事。大众点评上萨莉亚自动生成的UGC标签有:性价比高、菜品丰富、服务快捷、味道好。
上一次听到对连锁餐厅的这样的评价,好像已经是十几年前了,这家名字乍一听有点让人眼花缭乱,但去过几次就会爱上的神奇餐厅,被亲切地称为西餐里的沙县小吃。
红白绿的搭配,加上毫无设计感的logo,让萨莉亚看上去就像是停留在上个世纪的国产西餐品牌。很多学生时代第一次踏进萨莉亚的人并不知道,这其实是一家从日本进口的意大利餐厅。这时人们才恍然大悟,原来红白绿是意大利国旗的颜色。
萨莉亚全名是萨莉亚意大利餐厅,原本是日本千叶县一家只有三十多个座位的廉价家庭西餐厅。餐厅成立初期,一位来自东京理科大学的年轻人会在业余时间在这里打零工,虽然学的是物理,但他有异于常人的商业头脑,就这样,他从一名临时工逐渐成为餐厅的资深职员。
左上角是萨莉亚的标志,由红、白、绿三色组成,与意大利国旗的颜色相同。
萨莉亚
直到1968年,日本萨莉亚株式会社成立,当时的年轻人才成为餐厅的社长,也就是正垣康彦,他后来帮助萨莉亚在全球拓展了1517家门店。1980年代末,随着日本战后经济的繁荣,来自意大利的时尚风格在日本流行起来,也掀起了一股意大利美食的热潮。
这种热潮并非空穴来风。从日本最初的西餐厅“Ryorin-tei”到《日本料理大全》中写着“西餐就是日本菜”,西餐逐渐从高点走下来,进入了更多日本人的生活。为了迎合民众的口味,厨师们不断改进西餐的味道和摆盘,意大利菜就是在那段时期诞生的。最经典的例子就是那不勒斯意大利面(ナポリタン),将煮熟的意大利面和洋葱、青椒、火腿等用番茄酱翻炒而成。二战后由日本横滨的西餐厨师入江重忠改良,曾在《深夜食堂》、《孤独的美食家》、《英雄的米饭》等经典日本食饭剧中出现过。看上去像意大利菜,但其实和意大利没什么关系。
正因如此,萨莉亚趁机搭上了意大利美食的快车。正垣康彦重新调整了餐厅的经营理念,相信“商品可以低价出售”,将菜品价格下调了70%,颇具胆识。不仅如此,菜品的种类也五花八门,从米饭到恰巴塔,从海鲜到蜗牛,应有尽有。对于当时没有条件出国旅游的人来说,十分钟就能来一场想象中的意大利美食之旅。
那不勒斯意大利面食看起来像意大利菜,但实际上它与意大利没有任何关系。
“夏帆”
这种“多、快、好、便宜”的策略,为萨莉亚日后的迅速扩张,奠定了坚实的群众基础,并最终成就了如今的萨莉亚。
即便是在如今的后疫情时代,经济长期低迷,餐饮业销售低迷,就连吉野家去年也在全球关闭了150家门店。但萨莉亚依然在各国活跃着1000多家门店。
在日本的成功使得萨莉亚将目光投向了更为广阔的亚洲市场。
北京申奥成功的那年,萨苏利亚饮品有限公司中国分公司在上海成立,开了大陆第一家分店,当时徐汇区南丹路上的人潮,大概有一半是因为萨苏利亚。
原来,意大利面有肉酱和香蒜酱之分,米饭加芝士就可以烤,披萨是可以拉伸的面包,意大利不只有米兰和罗马,还有博洛尼亚和托斯卡纳。萨莉亚成为一代人的西餐启蒙,随后在北京、广州和深圳扎根,甚至开到了香港、台湾和新加坡。
萨莉亚凭借丰富的菜单、低廉的价格,成为了一代人的西餐启蒙。
萨莉亚
一杯红酒6元,一碗意大利面9元,软饮7元畅饮。这样的价格在20世纪很是让人眼花缭乱,甚至比学校食堂还便宜。要知道,今天,一盘路边烤冷面配香肠鸡蛋也能卖到9元。
“让中国顾客吃上便宜的意大利菜”是萨莉亚在中国最初的经营宗旨。人们戏称萨莉亚是“借钱开店”,但它却在悄悄地赚得盆满钵满。就拿疫情前的2019年为例,如果把必胜客和萨莉亚的年营收和门店数折算一下,两者的营收是相当的,前提是萨莉亚的客单价便宜一半。更别提在疫情冲击之后,当300多家必胜客门店相继关门、不得不申请破产保护的时候,萨莉亚依然很稳健,稳步走着属于自己的低价之路。
萨莉亚深谙薄利多销的道理,“萨莉亚为什么这么便宜?”成为困扰众多消费者许久的问题。其实,数十年来,萨莉亚早已总结出自己的“萨莉亚模式”,既能保证食品品质的稳定,又能将成本降到最低。
萨莉亚拥有一批忠实的消费者,图为网友多次光临萨莉亚后亲手绘制的部分菜品。
抛开人工、房租,从食物生产到餐桌,中间环节繁多,有天灾、人祸、政策动向,上游受影响,下游必将受害,这也是为什么餐饮人均成本越来越高,但食物品质却不一定改善的原因。
萨莉亚的巧妙之处在于打造了全套中央厨房。虽然如今中央厨房在行业内已不再是新鲜事物,并很有可能成为连锁餐厅的主流,但不同的是,萨莉亚的中央厨房并非是餐厅规模的简单扩张,而是餐饮食品工业化的载体。上游的种植养殖基地、中游的垂直采购、下游的烹饪加工全部由自己一气呵成完成,基本不给中间商留下任何盈利的机会。
日本综艺节目《原来高中是这样》中,AKB48到餐厅体验打工生活,节目组用六个字概括了萨莉亚低价的秘诀:效率、效率、效率。
使用喷雾拖把代替吸尘器,以节省清洁时间。
“这就是高中”
餐厅设有专门的工程部门,为了提高餐厅的运营效率,自主研发了效率系统。通过反复的实验和验证,餐厅内部取消了多余的岗位和部门,甚至用喷水拖把代替吸尘器等细节都经过严格计算。这样,餐厅员工就可以承担起清洁和厨房帮忙两项重要工作,节省了人员开支。
此外,还有不少节省成本的创意,例如取消托盘,由店员端菜,让顾客有在快餐店享用高档美食的感觉,同时节省餐具成本。日本的萨莉亚甚至没有菜刀,所有换刀、塑形都采用标准化工具,快速统一。
无论是薄利多销,还是时间就是金钱,萨莉亚都在践行机场明星传记里才会出现的励志口号,最重要的是,它成功了。
还是说 Salia Bensa 就是成功学的化身?
与必胜客、麦当劳等洋快餐连锁店不同,你很少在网站或街头看到萨莉亚的广告,就连门店位置也都设在商场不起眼的角落或地下一层。萨莉亚就像是一瓶被放在货架最底层的葡萄酒,却成为超市里最受欢迎的商品清单。
去年,萨莉亚开始向简约、现代的设计风格转型,对门店装修风格、食品价格等进行了调整。
萨莉亚
萨莉娅不靠广告,而是靠口碑传播。在人人离不开手机的数字社会,这几乎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就连翻遍上海安福路时尚街拍的小红书,也给予了萨莉娅特别的包容。
似乎无论城市新兴中产阶级如何崛起,无论有机潮流和超级食品如何流行,廉价永远是公众眼中的首要考虑。
走进餐厅,你会有一种错觉,时间在这里停止了,不仅仅是因为餐厅的装修,更是因为价格的对比。在萨莉亚吃饭没有任何负担,愿意来餐厅吃饭的人,无论年龄大小,无论职业如何,都能在这里拥有一种只有他们自己才能懂的舒心。一家人一起聚餐,中小学生饭后抄作业,资金有限的年轻男女轻松约会,社畜、上班族也可以点上几道菜,寻求内心的满足。
在萨莉亚吃饭没有任何负担,就算是消费能力不高的人,也能吃到满意的一餐。
萨莉亚虽然被誉为西餐中的沙县,但是两者的口碑却有很大的差别。
通过以直营取代加盟,萨莉亚的扩张策略确保了每家门店在口味和品控上不会有太大差异。所以与其说萨莉亚的厨师团队是餐桌上的指挥家,倒不如说他们是被安排在固定位置的音乐家,拆卸、加热、组装,模样工整,各司其职。甚至沙拉酱要浇多少次都有标准。在料理机、料理包已经不稀奇的今天,萨莉亚的海鲜焗饭和甜虾沙拉显然要正宗得多,基本看不出买家秀和卖家秀的巨大差异。
总有人抱着吃路边摊的期待去萨莉亚,结果吃到的却是过线的味道。也有人拿它和吉野家、味千拉面等源自日本的连锁餐厅做比较,感叹“虽然都是中央厨房,但萨莉亚更有个性”。
去年年底,升级版的萨莉亚2.0餐厅上线,开始把触角伸向中高端餐饮这块蛋糕。店里一改《请回答1988》里的西餐厅风格,走现代工业风路线,菜品价格也在原版基础上上调。可惜2.0版失去了原有的价格优势,餐厅的定位和目标人群也变得模糊,看上去似乎是吃力不讨好。
甜点:提拉米苏、芒果布丁。
萨莉亚
换言之,萨莉亚为自己筑起了围城,进入中国近十年来,培养了餐厅品牌风格和一批忠实粉丝,他们看重餐厅品质好、价格低、亲民;而追求就餐体验、优质环境的食客,不会因为菜品变得精致、环境变得潮流,就轻易进入萨莉亚的世界。
萨莉亚似乎对餐饮行业的风浪无动于衷,但也显得有些无力。食品安全、暗中涨价、服务态度参差不齐、外卖与堂食不平衡、在一二线城市缺乏竞争力……经过一系列的跌宕起伏,这个平民餐饮品牌凭借着积累的资本奋力拼搏,哪怕偶尔举步维艰。
而究竟是城外的人想进来,还是城里的人想出去,在深圳新开时尚店的萨莉亚选择了后者。
参考:
萨莉亚 萨莉亚株式会社 历史
萨莉亚萨莉亚(中国)官方网站关于我们
《新时代日本企业的全球化战略》经济产业
“吃过萨莉亚的上海人中,有一半给出了‘差评’”网易
“随着网红餐厅越来越多,允许很多人“点任何菜”的萨莉亚看起来很酷”STCN
《性价比最高的意大利餐厅,你所在的城市有萨莉亚吗?》有什么值得买的
“萨莉亚意大利餐厅人均消费仅30元,如何实现年收入100亿?”36氪
“萨莉亚连续24个月营收、利润双增,只靠低价策略?”餐饮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