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嘉诚卸任长和集团主席,他的书单首次公开
作者:毛妮子
来源:禾帆财经(ID:daxiongfan)
昨日,已年届九十的李嘉诚正式卸任长江实业集团主席一职,宣布退休。自1943年因父亲去世而被迫辍学以来,他已奋斗75年,从1950年以7000美元积蓄创业至今,他的商业帝国市值已逾万亿美元。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李嘉诚已经成为香港这座城市的象征。作为白手起家的他,是“香港梦”的代表人物,在香港跻身亚洲四小龙时期,被誉为“超人”。1998年金融危机后,李嘉诚再次成为“万恶资本家”攻击的对象。人们发现,“一代又一代的香港人都在为李嘉诚打工”——住的房子是他开发的,用的水电也是他的,打电话选择的接线员是“3”,上超市是百佳和TASTE,买药是屈臣氏,买家电是丰泽……这些全都是李嘉诚的。只要你在香港生存,生活的方方面面都离不开李嘉诚。 这些辛苦挣来的钱,最后都进了李嘉诚的腰包,以至于有一位小学生在作文中写道:李嘉诚,真是的,香港是李家的城。
如今,一生被香港人仰慕又吐槽的李嘉诚终于要退休了。他那一代的香港商界大亨,霍英东、郑裕彤、郭得胜、吕志和、李兆基等,有的相继离世,有的还健在,也都纷纷退休。李嘉诚这次退休,可以说是一个时代的落幕。
对于这样一位传奇人物,大家心中都抱有许多疑问。他是如何白手起家赚到这么多钱的?他是如何守住自己的事业的?他是如何度过无数次金融危机的?他日常生活是什么样的?他吃什么食物,做什么运动,读什么书?以至于李嘉诚本人从来没有写过一本书,而市面上各种有关李嘉诚的传记、李嘉诚的商业秘笈,能堆满书店显眼位置的一个摊位。在豆瓣搜索“李嘉诚”,相关书籍多达257本,远超两个王(王石、王健林)+两个马云(马云、马化腾)。
关于书籍,李嘉诚本人也多次承认:我每天晚上都会读一本书,如果有一个小时,哪怕睡不够、睡得晚,我也一定会读一本书。知乎上有一个问题:李嘉诚都读过什么书?点击量好多,回答的却少。那么,李嘉诚爱读什么书呢?
一是各种中英文报刊杂志。
20世纪50年代,正是美国塑料工业最发达的时期,李嘉诚经常订阅美国塑料工业杂志《现代塑料》,了解塑料工业的最新发展、世界市场和新产品的流行趋势,从中学到了很多有关塑料工业的知识。
有一天睡觉前,李嘉诚像往常一样翻阅这本杂志,一则简短的消息立刻让他兴奋不已:一家意大利公司研制出利用塑料原料制成的塑料花,即将投入生产,批量进入欧美市场。而当时香港还没有引进这种机器。李嘉诚觉得用这种机器生产塑料瓶前景很好,但当时经济能力有限,于是决定自己开发尝试。正是这本杂志上的这则简短的消息,直接促使李嘉诚投身塑料制造业,赚得盆满钵满,成就了后来的“塑料花大王”李嘉诚。
因此,70多年来,李嘉诚一直保持着良好的阅读习惯,每天早晨必读中英文新报刊杂志,《华尔街日报》、《经济学人》、《金融时报》等都是他每日必读的报纸。
第二是传统经典作品。
谈及对两个儿子的教育,李嘉诚说,每到周末,他都会带着两兄弟出海游泳,游完泳后,他就会拿出随身携带的书籍,如《道德经》、《庄子》,一句一句地读给儿子听,并逐字逐句地讲解,告诉他们书中的传统智慧和处世之道。这些书都是李嘉诚从小读的。受身为教师的父亲李云敬的影响,李嘉诚从小就崇拜孔子,研读孔孟之书。这些书陪伴他一生,他百读不厌。
李嘉诚深受传统文字的影响,接受记者采访时,他拿出一支黑色钢笔,上面刻着《管子》中的一句话:事出有因,成于心,败于心。同样,在他办公室的书房里,还挂着清代著名宰相左宗棠写的一副对联:志在高远,人缘一般,福在低处;立于高处,坐于平处,行于宽处。李嘉诚极力推崇这两句话,自己也确实做到了。“人生志在千里”,他极其自律、勤奋、节俭。最让人称道的是,他戴了十几年的26美元精工表,又戴了十年的400港币表。
第三是历史读物。
历史书籍大概是每个爱读书的人最喜欢的一类书,李嘉诚也不例外。据说他年轻时就读完了整本《资治通鉴》,《三国演义》更是他的最爱,因为李嘉诚从《三国演义》中读到了商界、战场上的思维方式。他说:三国史其实是管理学最好的教科书,曹操、诸葛亮等历史人物的成功经验,值得现代人,特别是企业管理者借鉴。
比如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以汉献帝为金字招牌拓展市场,充分利用古代的“烙印”,成为三国最大的霸主;诸葛亮谋划“隆中策”,告诫刘备不要与曹操正面对抗,而是要与孙权结盟,结果在短短一年时间内,帮助没有土地的刘备夺取荆州,称霸一方。这就像一些中小企业,通过结盟在市场上站稳脚跟,然后再谋求扩张。至于企业经营,很多人只知道曹操靠狡猾取胜,却没有注意到他亲手创设的“军耕制”,一年收获百万斛,让军粮不再缺粮。
因此,他还为青少年漫画《世纪三国-曹操霸王胜利》写了序言。在序言中,李嘉诚写道:无知是世界上最大的敌人。只有培养独立思考和缜密思考、明辨是非的能力,才能确保传统文化不断修正更新。我们需要用现实的眼光、全方位的思维去研究分析三国,取其长处,扬其短处。
李嘉诚办公室一角的“香港老城厢”
此外,李嘉诚的办公桌上还摆放着本地帮派文件和地方史料。在他办公室的一堆书籍中,有一本名叫《香港老照片》的书,精选了哈佛燕京图书馆1930年至1950年间的100多张香港老照片,最完整地记录了当时香港的面貌,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
四是行业相关的专业书籍。
李嘉诚曾说:“对非专业秘书,我抓重点,只要是跟我公司业务有关的,不管多难读,我都会读完。”这也是他的两大读书纪律之一——有用的书,哪怕没意思也要读,要有趣又有学问。因此,李嘉诚阅读的行业报告范围很广。从李嘉诚办公室的一张照片上,可以看到一本书,名字叫《困境与突围——倪维斗院士谈能源战略》。这本书系统地探讨了我国能源发展战略问题,专业性极强,以至于豆瓣上这本书的词条下只有一篇短评。而这样一本相对冷门的书,也成了他的案头读物,可见李嘉诚在能源领域打造王国的艰辛。
李嘉诚办公室一角的“困境与突围”
研究晦涩枯燥的行业书籍的结果是,李嘉诚在能源方面的投资,从1985年收购香港电灯,到30年后将香港电灯分拆上市、引入中国国家电网,一直顺风顺水。30年来,他先后收购或投资了加拿大赫斯基石油、坎特拉能源、英国NGN天然气管网、加拿大美孚油气等。2010年,他以700亿港元收购英国电力网络公司100%的股份,为英国提供了约四分之一的电力。2011年,他又以309亿港元收购了英国最大的供水及污水处理公司之一——诺森伯兰水务集团。
李嘉诚的能源帝国遍布中国、英国、加拿大、美国、澳大利亚、以色列、荷兰、葡萄牙等多个国家和地区。
五是科技读物。
同样在李嘉诚办公室的照片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一本名为《富足》的科普书。在这本书中,两位作者彼得·戴曼迪斯和斯蒂芬·科特勒有力地阐述了人工智能、机器人、无限计算能力、宽带网络、数字制造、纳米材料和合成生物等指数级增长的科学技术,指出这些技术将使人类在未来20年取得巨大成就,将远远大于过去200年所取得的成就。同时,两位作者还阐述了指数级增长的科技、“DIY”创新者、科技慈善家和不断崛起的十亿人这四大力量如何“联手”解决人类面临的最大问题。
李嘉诚办公室一角
李嘉诚广泛阅读科技书籍,对科技的热爱,让他总能抓住每个时代最具商业价值的投资机会。即便已年届八十,李嘉诚依然保持着独特的前瞻眼光,近十年来,他投资了70多家科技公司,包括Facebook、Skype、Siri,以及电竞游戏公司Thor。
2018年新年伊始,李嘉诚在一次饭局上透露,自己也曾投资比特币终端市场。他称,“我是保守的,(比特币)肯定是有风险的”,而2014年他只在比特币终端市场投资了1亿多港币。
六、鸡汤读物。
尽管反鸡汤风潮愈演愈烈,鸡汤书也沦为“鸡汤毒药”,但这依然无法阻挡鸡汤书在图书销售榜上翻倍的势头,就连李嘉诚也是鸡汤书的粉丝,曾多次在公开场合推荐鸡汤书。
李嘉诚在香港公开大学演讲时,向学生推荐《为自己而战》。他在致辞中说:“我们要像故事里的勇士一样,有智慧客观认识各种困难,鼓起勇气面对世界的新挑战,有意志力克服重重阻碍,互相鼓励,求知反思,建设和谐、健康、有价值的社会,共同为香港创造新的传奇。”
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颁奖典礼上,李嘉诚推荐了《紫红色》这本书。他说:“要避免被淘汰,必须像贝进一样,以远见和好奇心作为主要驱动力,有恒心、勇于前行,有一颗创新、完美的心。这是他一生中最重要的财富。”
李嘉诚在长江商学院演讲时推荐过《三等车票》这本书,他说:“‘种下思想,种下行为,种下习惯,种下习惯,种下性格,种下性格,种下命运。’我不知道这句话是谁说的,但我觉得这句话对个人和国家都适用。”
事实上,《为自己而战》是一则儿童寓言,《薰衣草》讲述了一位化学家利用科学发明发家致富的故事,《三等车票》则是一部关于一位富有的印度寡妇资助穷人旅行的小说。
李嘉诚自己也承认:“我喜欢读书,什么书我都看,对我有用,今天有用,明天也有用,所以很多大事来了,我都能应付。”
我们在李嘉诚身上看到很多优秀品质,比如勤奋、好学、谦逊等等。这些品质不仅值得企业家学习,也为年轻人树立了榜样。俗话说,“读古书百遍百遍,不厌其烦;读深思熟虑,自会更生”。李嘉诚每天都坚持读书,我们又怎能浪费现在的光阴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