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金先生爱书背后的故事:小黄鱼鲞的美味与魅力
小黄鱼。图片:
都是小黄鱼,小黄鱼是谁?
小黄鱼属于鲈形目、石首鱼科、辐鳍纲、海鲈属,体型扁长,嘴大,背部黄褐色,腹部金黄,夜间或河口水质浑浊时,金黄的颜色尤为明显。在大黄鱼Larimichthys crocea一文中,我们已经详细介绍了如何区分大黄鱼、小黄鱼、小黄鱼、黑鳃鱼,请点击这里查看评论。
来看看小黄鱼的真实样子,是不是有点可怜呢?图片来源:sinica
为了让大家在鱼市买鱼时有更多的技巧,今天我就给大家介绍四种和小黄鱼有几分相似的石首鱼科鱼类。
尖鳍鲹(学名 Chrysochir aureus),腹鳍、胸鳍橙黄色,略带灰黑色,头长而尖,吻部突出,上颌牙齿非常锋利有力,即使闭口也清晰可见。在我国主要分布在东海、台湾海峡、南海等海域。
尖头黄鳍海豚,头部尖锐,牙齿巨大。图片:海浪中的小海豚
白花黄姑鱼为黄姑鱼属的一种,吻部微前突,体有深褐色横纹向前下翘,背鳍基部为深褐色,在我国主要分布于黄海南部、东海、南海等海域。
正在出售的黄花鱼。图:海浪中的小海豚
卡鲁纳小鲛(Johnius carouna)为小鲛属的一种(本属物种十分相似),体型较小,嘴小而下位,尾鳍较短,尾部呈“S”形,在我国主要分布于东海、台湾海峡、南海等海域。
Carcharodon carcharias。图片:海浪中的小海豚
眼斑石首鱼Sciaenops ocellatus,石首鱼属的石首鱼,尾柄远端缘上端有非常明显的黑斑,有的个体在后半身也有一至数个小黑斑,原产于美国东海岸和墨西哥东北部海岸,俗称美洲红鱼。为肉食性鱼类,适应温度、盐度范围广。由于其生长速度快,体型较大,1991年引入我国青岛进行人工养殖。目前养殖范围已遍及我国沿海各地区,养殖产量接近我国海洋鱼类养殖产量的7%。美洲红鱼生性凶猛,食量大,养殖逃逸个体对我国沿岸生态的影响可想而知。
钓鱼时捕获了一条非常大的王鱼。图片来源:Big Fishes of the World
眼斑金鱼被饲养在水族箱中作为观赏鱼。图片来源:sinica
天生就是鼓手
作为石首鱼科的一员,小黄鱼在繁殖季节也会聚集成群,发出“咯咯”的声音,像夏夜雨后池塘里的青蛙,散发着荷尔蒙的味道。在聚群高峰期,小黄鱼产卵群的叫声也像大黄鱼一样,如铃铛般响亮。
幼年黄花鱼。照片来源:YG Chan/Flickr
小黄鱼用于发声的鳔是封闭型的,也就是鳔本身不与外界相通;鳔的背部有一个与身体紧密相连的区域(那部分相当于鳔的封口),那里的微毛细血管相当发达,叫卵圆窗。小黄鱼靠血液循环来改变鳔内空气的体积。
市场上出售的石首鱼科鱼的鱼鳔。白色箭头指向与身体紧密相连的部分。图片:海浪中的小海豚
小黄鱼从受精卵孵化出来后第六天,鱼鳔就形成了,这时候鱼苗会游到水面,深深地吸一口气,鱼鳔会把吸入的空气封住,在成长过程中,鱼鳔会逐渐变大,鱼鳔里的气体需要靠血液循环才能慢慢增多。
图 5 是 6 天大的鱼苗,图 6 是 10 天大的鱼苗。黑色尖端指的是鱼苗的鱼鳔。照片:詹伟/海洋与湖泊 (2016)
我们在一篇文章中已经介绍过小黄鱼的发声原理,就是利用鼓肌的剧烈收缩,敲击充满空气的鱼鳔。与其他石首鱼科鱼类一样,雌性小黄鱼没有鼓肌,所以叫声不如雄性响亮。
雌鱼的鱼鳔不像雄鱼那样两侧有发达的红色鼓膜肌(图为鳔科鱼的解剖图)。图片:海浪中的小海豚
从独家供应到贵族到全民共享
在我国,关于石首鱼捕捞、食用、加工的详细描述,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有煎、炖、腌、干等各种烹调方法。宋代为保鲜,发明了冷冻鲜鱼的贮存方法,即冬季用冰窖贮存,捕捞季节从冰中取出鱼。除沿海地区可以吃到鲜小黄鱼外,只有地主和皇室才能享用鲜冻鱼,民间仍以腌制、干制的小黄鱼为主。pS 明清时期,为了用江南地区所产的鲜鲥鱼、大黄鱼进贡朝廷,沿途修建了许多冰窖,为鲜冻鱼护航。()
市场上出售的小黄鱼。图片来源:维基百科
清代中后期,黄鱼作为重要的高价鱼类在渤海、黄海、东海等沿海地区得到开发,其中以盖平(辽东)、吕四(江苏)、舟山(浙江)渔场最为著名。吕四、舟山渔场捕捞的黄鱼主要以鲜冰形式供应江南市场,这得益于清政府开辟民间冰窖,江南地区大量开设冰厂。
大量冰厂的开业甚至引发了天然冰与机制冰的卫生争论。左图为清末约克公司销售的制冰机;右图为机制冰广告。图片来源:江明辉/上海师范大学(2015)
“每逢丰水十天,可捕捞200石左右的鱼”(每石100斤),这是当年吕四渔场捕捞小黄鱼的盛况。十天可捕捞2万斤。即使现在价格低至4分钱一斤,也丝毫不影响捕捞小黄鱼的高额利润。从20世纪60年代起,由于过度捕捞,小黄鱼产量急剧下降。 直至近二十年,小黄鱼自然资源呈现逆向增长态势(和八九十年代的渔业管理有关),但小黄鱼的性成熟年龄和群龄均呈低龄化,以1龄左右为主(以往1龄小黄鱼基本不上岸交易),因此如果不控制捕捞强度,小黄鱼渔业也将像大黄鱼一样面临资源崩溃。
1953 年至 2012 年中国、日本和韩国的黄花鱼产量。图片来源:闫丽萍/海洋渔业(2014 年)
南黄海小黄鱼种群年龄结构变化。图片来源:闫丽萍/海洋渔业(2014)
吃小黄鱼
上文提到,巴金家吃小黄鱼的方式是干鱼,制作方法在前文中已经详细介绍。干鱼是最美的鱼。俗话说“干鱼最珍贵”,这种鱼的鲜美不言而喻。搭配新鲜爽口的食材,每一口都能感受到小黄鱼的鱼香。
白鱼配白酱,味道鲜美。图片来自豆果美食
黄花鱼产量巨大,古代对储藏运输条件的种种限制,意味着极其鲜嫩的黄花鱼只能晒干或用盐腌制。小黄花鱼捕捞上来后,去掉鱼鳞,放在筐里“腐烂”。等鱼肉软烂发臭后,再平放在盛有盐的筐里,一层一层叠起来,一层层加盐,把腐烂的“臭味”固定住。原本松散的肉质变得紧实爽口。加几根姜丝蒸熟,鲜香四溢。光是想想就让人垂涎欲滴。
腌制的鲯鳅。黄花鱼的腌制方法类似。照片:Todd Truffin/Flickr
炸小黄鱼。图片来自豆果美食
干黄鱼味道鲜美,盐渍黄鱼气味芬芳。要充分发挥黄鱼的鲜美,体验到它的鲜香,只有一个小小的要求,那就是鲜。不需要厨艺高超的厨师,不需要烹饪方法的复杂,简单的一锅清汤,就能把黄鱼皮下的鲜美带出来。
小黄鱼炖笋豆腐。图片来自豆果美食
如今我们的生活随着科技的发展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但是小黄鱼的美味却始终不变,吃吧,珍惜吧!
酥脆无骨黄花鱼。图片来自豆果食品
有同学表示,读了作者前作《黄鱼》后,在生物课上成功扮成了蜜蜂。
眼尖的小伙伴们已经发现,这并不是物种日历微信公众号上的消息。没错,物种日历本月入驻了什么值得买(SMZDM.COM),除了不定期更新文章外,还推出了“秀出【装逼武器】”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