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红酸奶品牌 Blueglass 宣传引争议,产品创新需把握边界
在即饮领域的竞争压力下,产品创新是品牌维持吸引力的方式之一。像Blueglass这样将既可药用又可食用的成分添加到饮料中的行为在新式茶饮和咖啡领域并不少见。不过Blueglass引发争议后,也提醒行业内的品牌在创新成分的选择和营销推广上要保持良好的平衡。
第 1 部分
Blueglass 酸奶饮料促销引发争议
蓝玻璃酸奶近日上线了一款新品“超人男友翻桌”,包含薄荷黑巧克力哈密瓜和薄荷哈密瓜两种口味,根据点餐APP显示,这款“酸奶产品含有玛卡、肉松糊、黄精、人参、鹿鞭、牡蛎、蛹虫草、牛磺酸等成分。
此前,蓝玻璃在微信订餐APP中发布的两款新品宣传语包括“60岁以上的我不敢卖”、“18岁以下的我不卖”、“别说你不懂”等。在蓝玻璃的部分门店,这款产品的宣传物料也大量存在,这些宣传文字也都存在。对此,蓝玻璃被网友调侃为“把酸奶做成壮阳药”,引发外界对其涉嫌边缘化促销的质疑。
文章发布前的Blueglass酸奶订购微信小程序截图
不过,订购小程序上的相关宣传语已被移除,除了原来的全称和成分介绍外,原有的宣传语已被替换为“3000亿活性益生菌”、“18种维生素和矿物质”、“新鲜生奶发酵”、“采用0蔗糖、0乳糖、0反式脂肪酸的活性益生菌酸奶”,以及提示“如确实需要,请购买”。
据媒体报道,事件发生后,上海市各区市场监管部门执法人员已对辖区内蓝玻璃线下门店进行走访,对问题产品进行调查。执法人员到店后,蓝玻璃门店已基本将问题广告词撤下。至于相关产品的功效,门店称主要宣传的是运动健康等。上海市市场监管部门透露,将对该品牌产品的成分,是否宣传普通成分的功能性进行进一步调查。
资料显示,蓝玻璃自创立以来,一直走轻盈无负担的健康路线,并打出“一杯让你气色更好的优质酸奶”的广告语,近年在创新方面,则以功能性产品的营销推广为主,但其功能性推广曾遭监管部门公开处罚。2021年,蓝玻璃品牌方北京悦活餐饮管理有限公司因在其微信小程序中发布超强抗氧化、增强免疫力、消除自由基、抗炎、美容延缓衰老等宣传用语,构成虚构使用商品或接受服务效果的虚假宣传,被北京市朝阳区市场监管局罚款6万元。
第 2 部分
在创新的道路上,功能性不能止步于
在原料和营养成分的选择上
现泡茶饮市场门槛不高,但品牌众多,随着消费者对茶饮品质、消费体验的要求不断提升,品牌需要积极探索更多创新方式。
《Z世代饮食消费报告》显示,近半数消费者越来越注重茶饮料的真实成分和原料的品质。《中国新茶饮料大数据研究与消费行为》调查显示,49.4%的消费者担心健康问题。因此,不少品牌会围绕茶饮料配方和原料进行创新,而在健康需求的驱动下,功能性也成为一些品牌创新的方向。
对于消费群体来说,对现调饮品的需求较高,对“健康养生”也有追求,因此在产品中加入一些养生成分似乎是水到渠成的事情。观察市面上的产品发现,有的品牌会选择大众普遍了解的原料,比如红枣、枸杞、菊花等;有的品牌则会选择添加药食同源的成分,比如姜黄、益母草、罗汉果、灵芝、人参等。
很多品牌通过添加某些营养成分或者药食同源的成分,宣称自己的产品具有一定的功效,这种现象在食品领域尤为明显,随着养生成分越来越多,品牌也应意识到其中的风险。以备受争议的蓝玻璃为例,其新品中添加的玛卡、牛磺酸等成分并非中药,而黄精、牡蛎、黑芝麻等则是药食同源的成分,但国家已明确规定,冬虫夏草是禁止作为普通食品的配料使用的。需要注意的是,很多药食同源的成分是允许添加到保健品中的,但是否允许添加到普通食品中,则需要进行验证。
《食品安全法》明确规定,生产、销售的食品中不得添加药品,但可以添加传统上既是食品又是中药材的物质。因此,品牌在产品创新时,不仅要注重配方开发,更要关注所选原料的合规性。同时也要注意没有科学依据就宣传普通食品功效的风险,小心避免“举旗”,因为没有基础支撑的创新很难走远。
第 3 部分
低俗广告曾被罚款
品牌营销宣传的灵感
在食品行业,因低俗广告被罚款的先例早已有之。椰树集团就因广告不规范被罚款过多次。近日,椰树集团因利用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进行商业营销,使用“用椰子搓牛奶”、“南洋少美女”等违背公序良俗的广告词,被查出违反广告法,被罚款40万元。
早在2019年,椰树集团就因“从小就喝”、“每天多喝椰汁可以让胸部更丰满”等广告词被质疑低俗、虚假宣传。2019年3月,国家广电总局发布通知,叫停“椰树椰汁”等部分存在导向偏颇、低俗等问题的广告版本,并要求各级广播电视播出机构立即停播相关版本广告,并吸取事件教训,对所有正在播出和待播出的广告进行全面清查。
蓝眼镜的宣传也引发了不少低俗的质疑。不可否认,一些广告确实能够勾起消费者的神经,吸引他们的注意力,为品牌带来持续的话题度和热度。但那些边缘营销在带来流量的同时,也很容易踩到监管和规范的雷区,让品牌饱受争议,给品牌形象带来负面影响。
与此同时,品牌也需要思考这样的广告语是否符合道德和社会价值观,会给消费者带来什么样的影响,会留下什么样的品牌印象?这是一个需要深入思考和探讨的话题。因此,对于品牌来说,不仅要关注产品的市场表现,更要慎重考虑其宣传方式对品牌形象和公众认知的影响。
对于品牌而言,维护社会公序良俗、守住社会公德的底线是品牌应尽的责任,游走边缘、投机取巧的做法不会长久,品牌仍应以建立长远的品牌美誉度和社会形象为重心,以积极主动的心态考虑形象建设。